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DIRECTSENSE™技术成功完成持续性房颤消融手术

2022年3月17日,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NYSE:BSX)宣布旗下DIRECTSENSE™技术正式在中国上市。该技术于2022年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搭载于RHYTHMIA HDx™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中,配合INTELLANAV MiFi OI磁定位微电极盐水灌注消融导管,用于监测心脏射频消融手术过程中局部阻抗变化。作为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对消融导管头端附近的局部阻抗(电阻)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工具,DIRECTSENSE™技术将辅助心脏电生理医生在术中获得更多的真实消融反馈信息,从而优化治疗。

图片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何建桂主任指导下,成功完成了首台基于DIRECTSENSE™局部阻抗技术的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作为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新型诊疗工具,该技术通过配合RHYTHMIA HDx™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和INTELLANAV™ MiFi OI磁定位微电极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可在手术过程中监测局部阻抗变化,助力医者对消融状况进行实时评估,从而优化诊疗手术方案,满足患者多样化的疾病诊疗需求。

图片

病例资料:

男,60岁;扩张型心肌病,持续性心房颤动;

心脏彩超:RA 45×35mm,LA 42mm,EF 47%;主动脉增宽,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微);左心室收缩功能稍减低;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手术过程:

图片

PeAF ECG

图片

LA Voltage

(0.05-0.5mV)

图片

LSPV

图片

LIPV

图片

RSPV

图片

RIPV

图片
图片
图片

ABL strategy:CPVI+顶部线+后壁底部线+MVI

DS数据回顾汇总(SL1长鞘辅助下):

图片

术后,何建桂教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使用感受:

一:判断导管贴靠方面

1

通常导管良好贴靠时,健康心肌的LI值会相较血池阻抗升高10-20Ω,且数值保持相对稳定; 

2

不同部位的LI值略有不同,但当LI值>140Ω,要注意区分是进入肺静脉内等特殊结构还是贴靠过紧?

3

导管移动或贴靠不稳定时,LI曲线波动剧烈,实时LI数值变化较大;

4

肺静脉口部各节段的基础初始LI值较为均匀,近顶部较高,后壁略低于前壁。

二:评估消融损伤方面

1

消融过程中LI稳定下降,通常5-8s到达平台期;

2

到达平台期后,最大LI下降值通常在15-25Ω范围内,提示消融有效;

3

消融过程中也要结合电位判断消融效果,通常阻抗下降至平台期后,MiFi微电极电位下降或消失明显,继续放电5s;

4

不同部位LI下降值不同,且初始阻抗越高,消融过程中阻抗下降就越明显;

5

LI值还可以提示心肌的健康程度,低电压区及疤痕区组织,基础LI要明显低于健康心肌,仅比血池略高约5Ω,有时甚至会低于血池阻抗;消融过的心肌(二次贴靠)LI值较首次会更低,大概在90Ω左右;

6

LI快速大幅下降超过40Ω,可能提示“Pop”风险;

7

消融完成后,可结合超高密度标测Vmap,验证评估即刻消融损伤效果。

此外,何建桂教授本次房颤手术使用了DIRECTSENSE™软件中的Auto Tag(自动取点)功能,设置参数如下:Max Distance:5mm;Min Time:3s;DS impedance Drop:5Ω-13Ω。

图片
图片

何主任表示,Auto Tag(自动取点)功能的设置对房颤手术的完成有一定的帮助,不同的术者还可以根据手术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希望今后可以和更多的同道一起探究DIRECTSENSE™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602103119_副本.jpg

何建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CCU专科主任,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起搏与电生理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及电生理分会委员、房颤工作组及电生理学组成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委员、心力衰竭专委会委员、心内科分会指南与共识委员会成员中国房颤联盟左心耳封堵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及电生理分会常委, 导管消融组组长。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主要研究方向: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治疗。擅长于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的射频消融治疗和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的起搏器治疗。为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

阅读数: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