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至阳光鼎盛,夏风张扬的六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生日!这一年,由襁褓初生到初露锋芒,安贞心脏瓣膜介入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在行业前辈的支持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打造特色科室
经过一年的潜心沉淀,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凝练科室特色,命名为“VITAL”,寓意“至关重要,充满活力”,其含义为:V,Valvular heart center,以治疗心脏瓣膜病为核心;I,Interdisplinary integration,多学科交叉整合;T,Transcatheter valve intervention,经导管瓣膜干预;A,Advance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L,Life cycle patient’s healthcare,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护。
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是集合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治疗心脏瓣膜病为核心、多学科交叉整合及先进的科学评估体系保驾护航。
2021年6月1日正式开科至今,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接诊患者4832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297余人次,完成住院各类手术计1293余台,其中瓣膜病介入治疗近300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146台,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60台,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8台,经导管肺动脉瓣扩张术4台,经导管瓣周漏介入治疗52台等。期间,TAVR手术患者平均年龄78岁,最大年龄患者96岁,合并重症心衰等严重合并症患者占80%。探索并确立了独具安贞特色的“All in One极简术式”,基于新型解剖分型指导经股动脉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TAVR术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过渡性永久起搏器等。单动脉入路技术、单血管入路技术、和TAVR+TEER治疗主动瓣反流合并二尖瓣膜反流均为国际或者国内首例报道。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方面,突破解剖限制及技术壁垒,高危复杂患者的TEER治疗成为中心一大亮点,多次成功完成二尖瓣穿孔以及完全交界区脱垂患者的TEER治疗,更在房性二尖瓣反流微创治疗这一新领域积累了大量心得体会。针对外科换瓣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多次开展双瓣置换术后的瓣周漏封堵术,一年来治愈患者众多。
患者术后与医护人员合影
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的另一大特色是建立了规范、全面的随访系统,为患者开启“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新模式,围绕这一模式,形成“简化”、“规范”、“全面”、“关怀”和“创新”的瓣膜病介入诊疗流程,覆盖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长期康复管理等全方位随诊指导,包括医患端移动电子病历、随访提醒、心脏康复、可穿戴设备的预警监测等等,摒弃过去对患者“有治无管”的“点对点”医疗模式,让患者和家属切身感受到“无时无刻都有安贞瓣膜病介入中心医护团队的守护”。从科室建立至今,我们已完成对所有瓣膜病患者的定期追踪和康复指导,收集数据信息,高效耦合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践行多学科融合的治疗理念,让我们的患者得到科学、持久的专业守护。
6分钟步行测试
搭建完整的科研体系
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依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发起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主动脉瓣返流(AR)患者TAVR治疗的获益与风险的多中心研究,基于新型解剖分型突破国际国内对AR微创治疗的瓶颈;TAVR术后采用“过渡起搏器技术”,减少80%TAVR术后需起搏器植入率,同时推动并参与十余项临床器械研究项目;助力和建立瓣膜领域的创新和落地的同时,不断完善科研体系搭建,大力推进产医教研结合。
学术参与
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结合自身特点,联合全国中心、专家,共同完成《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版)》、《结构性心脏病行业报道2021》。高度概括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现状的同时,系统的梳理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标准操作流程。
越趋成熟的团队
过去的一年中,中心打造出一支逐步有能力应对复杂疾病、效率高,凝聚力强的团队,同时发掘团队里每个人的特色与优势,培养人才梯队,形成全方位的深度布局。经过一年的磨练,中心人才齐备,涵盖瓣膜介入专家、先心介入专家、冠脉介入专家、介入影像专家和康复专家等。
未来工作中,安贞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将继续与兄弟科室紧密协作,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专业专注,精益求精、服务优质的医护队伍,秉承“VITAL“精神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用每一天的努力为推动中国瓣膜介入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将继续心怀热望、砥砺前行!
专家简介
宋光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15.2-2016.7 美国 Cedars Sinai Medical Center 博士后学习。
· 累计完成瓣膜病介入治疗超过 1000 例;
· 累计完成房颤左心耳封堵术超过 200 例,其中 LAAO+PCI 一站式治疗 50 余例;
· 累计完成复杂冠脉介入治疗超过 5000 例;
· 主持结构性心脏病影像核心实验室,目前完成 CT 和超声分析 3000 余例;
· 带教省级医院横跨 30 余省市 60 余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自然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创新基金、协和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
· 发表论文 20 余篇,共计他引超过 110 次,最高单篇 SCI 影响因子超过 20发表文章质量高:63.2%的文章均发表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的期刊中;21%的文章位于 T1 区(国际一流期刊),31.6%的文章于 T2 区(国际知名期刊);
· 主译《心脏导管手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是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外科手术例数名列全国综合医院第一,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地位,也是全国较早开展瓣膜病介入的医院之一。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应时而生,荟聚了安贞医院院内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结构性心脏病的菁英专家,着力于各类心脏瓣膜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打造心脏瓣膜病介入领域重点学科。
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是年轻的科室,现拥有医生15名,护士12名,集合了安贞医院以及全国的一批成熟的结构性心脏病的术者和医生团队,核心小组成员来自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导管室、康复团队等多个科室,最大程度上在开展手术的同时保证病人的安全性,让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瓣膜病介入中心,可以更好做到质控以及病人的中远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