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刘巍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首例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术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刘巍教授团队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创新产品D-shant心房分流器为一例高龄、反复住院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成功实施了心房分流手术,复查各项指标良好,临床疗效显著。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开启了心衰器械治疗技术的新篇章。

病例特点:

患者,男性,75岁,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18年,并于外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2013年开始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气症状,4年前因“心力衰竭”在外院行CRTD手术(既往资料不详)。4月前夜间突发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心衰”,症状稍缓解后转至积水潭医院CCU积极药物治疗,诊断“慢性心衰急性加重、HFrEF”,出院后服用冠脉二级预防+诺欣妥、美托洛尔、达格列净+胰岛素等药。1月前胸闷憋气再发加重来我院住院,诊断“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积极调整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复查冠脉造影提示CABG术后、三支病变,无再介入治疗指征。患者仍感体力不佳,为进一步诊治再次来院就诊住院。

术前评估:

住院后查NT-proBNP:1403pg/ml,NYHA III级,堪萨斯心肌病评分67分,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为407米。心电图为窦律,频发房早。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左心增大、二三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心功能减低。患者已经过充分的指南最佳药物治疗策略(GDMT)及器械治疗管理,病情仍然控制不理想,近期反复住院,无更好的治疗手段,且心衰病情和类型评估适合进行心房分流手术,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实施。

操作过程: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右股静脉穿刺后,行右心导管检查评估肺高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右房压,计算肺阻力和心排量,然后再经胸超声引导下穿刺房间隔,测量左房压力、左向右压差符合左心衰血流动力学障碍特点,不合并毛细血管前性肺高压。确定合适规格的心房分流器,选择8mm高压球囊扩张后,送入6mm分流器释放于房间隔两侧。推拉试验分流器固定稳定、位置良好,透视下孔径符合预期目标,测量左房压、肺动脉压均较植入前下降,右房压无升高,左向右分流为少量,床旁超声可见分流器夹持于房间隔两侧,分流流速1.4m/s。评估达到预期效果,释放分流器。术后12h患者下床活动,无任何胸闷、头晕不适,活动量较术前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446米。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期待后续随访情况。

图片
图片

图1术中操作

图片
图片

图2术后超声评价

心房分流术是通过器械植入创造稳定可控的左向右分流,通过限定房间隔造口直径,可在有效降低患者左心房压力、缓解肺淤血及呼吸困难的同时不显著增加右心负担,也不降低心排量,也不易引起反常栓塞。目前国内外在HFpEF、HFmrEF、HFrEF均有临床研究开展,针对于充分的规范化药物治疗仍控制不佳的中晚期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的肺淤血呼吸困难和反复再住院,改善生存质量和不良预后,近中期效果显著。

D-shant心房分流器是一款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分流装置,具有腰部径向支撑强、可回收和二次干预、超薄形态记忆优良等特性,其与传统封堵器的编制原理有所不同,盘片不会因腰部压缩而变形增厚。FIM研究结果显示其与国外同类产品类似,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和活动耐量,并有望能减少心衰患者反复再住院比率。术前充分的筛选评估可能是决定患者能否从中获益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同时心衰患者心腔解剖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变异较多,术中需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个体化定制分流孔径。目前D-shant心房分流器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有望成为首个NMPA注册上市的心房分流器械,造福广大心力衰竭患者。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603161616_副1本1.png

刘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并先后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Tan Tock Seng医院、日本东邦大学大森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美国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Methodist医院Debacky心血管中心、德州大学医学部接受心内科及心血管介入培训,并拥有美国行医执照。积累了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擅长冠心病诊治、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和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在国内首先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复杂冠心病。担任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理事、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结构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北京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学会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心血管协会老年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年医师OCT俱乐部主席,世界中联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及保健协会对外促进医疗质量控制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常务委员,并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医药杂志社英文编辑、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副主编。

阅读数: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