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糖尿病管理新时代!2022年瑞金降糖护心高峰论坛顺利举办
图片

2022年6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心脏病学组协办的“瑞金降糖护心高峰论坛2022”在云端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以糖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关系为主题,邀请数十位国内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聚焦该领域最新研究动向和热点问题,共同打造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群英荟萃,共赴心血管代谢领域云端盛会

▼▼▼

本次会议由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瑞岩教授进行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李玉明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程标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丁风华教授共同参与讨论了本次线上会议。

图片

论坛主席张瑞岩教授首先带来了大会致辞。他表示,目前心血管代谢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因素,本次云端会议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全面细致的探讨。张瑞岩教授对莅临会议的众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期待在疫情过后,能与广大同道们进行更加丰富的线下交流。

图片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随后发表了致辞。韩雅玲院士对在全国疫情中不辞辛苦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达了深切感谢。她表示,“糖心肾”的一体化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将持续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在此次论坛中,28名全国知名专家相聚云端,同与会嘉宾们共同探讨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问题,将为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开放的交流平台。

图片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一个不断更新、确立的概念,代谢危险因素导致了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围绕这个话题,张瑞岩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心血管疾病合并代谢疾病的现状和管理新模式。他指出,目前国内关注心血管疾病代谢风险因素的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的指南共识逐渐呈现,未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管理也将逐步形成整体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共病共治”成为可能。

图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随后分享了心脏、肾脏及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流行病学角度展开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图片

辽宁省人民医院侯爱洁教授从传统药物的心肾结局影响、新型降糖药的心肾获益评估等方面同大家分享了CVOT驱动下的降糖药物心肾获益。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许顶立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心肾疾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加强SGLT2I心肾保护机制已刻不容缓。血糖异常不仅会引发糖尿病,更会对全身血管都产生伤害。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比率要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3—7倍。因此,降糖护心,需要双管齐下。

重视心衰诊疗细节 关注降糖护心远期获益

▼▼▼

此外,心衰管理与诊疗进展同样是此次“降糖护心”论坛热议的问题,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黄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萍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白锋教授等众多行业翘楚共同参与讨论会议第二部分。

图片

首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带来了精彩致辞。他强调,未来血糖管理将会和血压管理、血脂管理一样,成为日常必备工作。此次论坛的召开将打造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将在未来不断推动着专业的协同发展。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带来了最新版的2022AHA ACC心衰指南解读,并进行要点分析。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教授以“SGLT2i:心-肾-代谢管理之全能冠军”为题,分享了SGLT2i在心肾代谢疾病中的显著作用。

图片

目前,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围绕这个话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曹丰教授分享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优化以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GDMT)。

图片

面对我国不断攀升的心衰患病率,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王洪巨教授在最后以“开辟糖尿病患者心衰预防之路”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很多临床案例中,患者和家属因不能正确认识心衰早期的症状,贻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机,而实际上,心衰是可防可治的。如何加强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提升糖尿病患者的心衰诊疗效果,将成为未来行业研究的焦点。

聚焦血糖管理,“降糖护心”之路任重道远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持续的高血糖、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都可能引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随着大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糖尿病管理的探讨中来。

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季晓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爱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荆志成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凌教授的参与和主持下,会议进入了第三部分。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首先分享了动脉粥样硬化观念变迁,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所带来的风险。

图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鹏教授在谈到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向大家重点展示了遗传、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炎症等众多罪魁祸首。

图片

随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杨萍教授分享了糖尿病管理变革之路,并带来了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图片

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以“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为题展开了讨论,向大家展示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紧密联系。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尤为严峻。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降糖药物也相继涌现,它们在糖尿病的临床管理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后疫情时代,糖尿病管理究竟该何去何从?

▼▼▼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郑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浪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世明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王海昌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伍伟锋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余再新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孟照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的共同主持下,本次“降糖护心”论坛进入了尾声。

图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他从指南共识入手,分享了糖心共管新模式。

图片

紧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叶平教授以“GLP-1RA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探索”为题带来了最新研究,她强调,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是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图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随后分享了心血管代谢的临床挑战和管理手段。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药物研究所吕晓希教授以“GLP-1RA分子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特征”为题,带来了最新研究。

图片

基于十余年的降糖药心血管获益研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谷新顺教授详细解读了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作用差异。

近年来,糖尿病管理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单纯降糖向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转变,控制血糖的同时,更应重视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关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改善心血管结局。从长远看,“降糖护心”的防治之路离不开广大一线医生及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本次“降糖护心”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必将持续推动学科技术的深入交流与发展,帮助广大一线医生对血糖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糖心共管等领域拥有更全面的认识,不断提升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从而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

阅读数: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