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2022丨波士顿科学FFR Comet™ I西北上市:彗星耀长安,共建功能与影像一站式整合新时代!

图片

古城历千年,彗星耀长安。2022年6月24日,波士顿科学FFR Comet™ I压力导丝亮相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IC 2022),宣告在西北地区重磅上市!

驭·见精准,创新引领,Comet™ I压力导丝系波士顿科学携手Asahi联合打造,在导丝操控性、精准性、便捷性等维度全面进阶,推出压力导丝与工作导丝的自由切换,以IVUS与FFR智能一站式整合为西北地区冠脉介入医生和冠心病患者再添诊疗新选择,助力西北心血管病精准医疗进入新时代!

图片

上市会启动仪式上,陕西省人民医院朱舜明教授担任主持人,CIC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寿锡凌教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吴栋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其勇教授、汉中市中心医院吴先军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朱舜明教授、波士顿科学公司臧晶女士列席云端,共同用手势比“新”,祝福FFR Comet I压力导丝在西北地区上市后临床应用取得新发展。

以心比新,自今日起,FFR Comet I压力导丝也将协助西北地区更多的介入专家,书写西北乃至全国精准医疗发展新篇章!

遇见对话-彗星圆桌派

▼▼▼

近年来我国冠脉介入诊疗从传统的经验式指导逐步迈进精准PCI治疗的时代,FFR作为功能生理学评估的重要技术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功能学技术的应用方面仍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在中国如何加快功能学的规范、推广及普及应用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图片

基于此,袁祖贻教授、寿锡凌教授、李妍教授、郭宁教授、臧晶女士从当前冠脉介入诊疗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共同交流了各自对功能学发展的见解。

1

洞见

FFR功能学使用现状及应对之策

袁祖贻教授表示,现阶段临床上各类影像学、功能学设备得到了繁荣发展,医生手中“武器”的选择也变得更多、更强。但选择越多,带来的问题也随着增多,因为不同的设备应对着不同的使用场景,如医生在面对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还是常常会对选择用FFR还是IVUS产生困扰,这需要在之后通过更多的培训和临床实践来回答和解决。

2

瞰见

FFR临床应用之我见

寿锡凌教授指出,FFR作为当前评估冠脉病变功能意义的“金标准”,不仅有着丰富且完善的循证医学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线推荐。总的来说,对于单支病变、串联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PCI手术术前和术后都可以启用FFR检查,以为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带来更确切的临床远期获益。

3

预见

从FLAVOUR研究浅谈FFR与IVUS在临界病变上临床实践

结合ACC 2022上最新公布的FLAVOUR研究结果,李妍教授提到,FLAVOUR研究比较了FFR和IVUS在指导冠脉动脉临界病变的不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FR指导的临界病变在临床终点方面不劣于IVUS指导的临界病变,同时达到了更少的支架植入。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学方面,还是患者的获益方面来说,FFR的使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是在特地的前提下,并不可将研究结果拓展至所有冠心病的评估和检查中。

4

邂逅

遇见“彗星与长安”背后的故事

因为缘分,相遇也变得微妙。郭宁教授分享了她与 Comet I压力导丝的不解之缘。其实,早在Comet I压力导丝未上市前,郭宁教授在几年前一次CIT大会上与来自波士顿科学的一位美籍亚裔工程师共同交流了开展Comet I压力导丝上市前临床研究的想法。之后不久,波士顿科学公司高层领导便开始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调研,之后又同郭宁教授详细介绍了Comet I压力导丝的优势,并共同达成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Comet I压力导丝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合作意愿。就这样,随着临床试验的圆满完成,郭宁教授与波士顿科学、Comet I压力导丝缔结了深厚情谊。

5

同行

企业如何助力中国功能学规范化普及

臧晶女士谈到,腔内影像和功能学在中国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但对比国外我国功能学设备的使用率相对较低,FFR Comet I压力导丝的出现则为我国功能学设备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同时今年是波科的本土化元年,将在9月上市第一台本土化IVUS产品。伴随着FFR Comet I压力导丝的深入应用及波科本土化合作的进一步拓展,相信未来波科能与各位专家一道,用创新共同助力我国功能学与腔内影像学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驭见创新-彗星遇见北极星

▼▼▼

1

创新解密:

FFR Comet™ I设计特点及应用优势

图片

着眼于现阶段PCI手术中FFR导丝应用的难点与痛点,郭宁教授为在场专家“解密”了FFR Comet I的创新特点及应用优势。

卓越的操控性:波士顿科学联合Asahi致力推出工作导丝性能的压力导丝,通过压力导丝对称的设计、平衡过渡段、激光切割高扭矩鞘三管齐下确保Comet™ I压力导丝具备接近1:1扭矩传导。其次,Comet™ I压力导丝还采取了独特的自由旋转手柄,可以为术者提供压力导丝与工作导丝自由切换的便捷,从而使导丝拥有了极佳的操控性。

出色的精准性:Comet I压力导丝采取独特的光学传感技术,因其通过转换光为电信号而不受外部环境如温度、液体等的影响,且重新链接是不需要重新校准,由此带来了出色的精准性。

智能120:波士顿科学的IVUS设备兼容FFR功能,一台设备同时拥有影像学及功能学,压力导丝连接FFR Link后实现自动校零,从而减少设备操作的时间,节省术者操作的步骤,最终节省手术时间。同时,Comet™ I压力导丝还可在波科原有的IVUS设备上进行升级。

2

驭见创新:

当彗星遇见北极星-FFR+IVUS联合应用

图片

李其勇教授对FFR与IVUS联合应用的优势展开了细致介绍。他认为,当前我国冠脉介入的合理治疗率低,而复杂病变的治疗难度大,需要充分评估,但目前常见的PCI指导优化工具各有局限性,临床医生常常会陷入选择用IVUS还是FFR的争议之中。其实,IVUS和FFR的选择互补而非冲突的关系,FFR告诉医生是否需要开展PCI,IVUS则指导医生如何做好PCI手术,对于复杂病变,影像学与功能学的综合评估更有助于介入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同时,临床实践也能告诉我们,在冠脉复杂病变中IVUS联合FFR的一站式联合应用,也增加简洁方便,能优势互补,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最后,吴栋梁教授、吴先军教授先后围绕FFR与造影剂数值不匹配时应该如何操作、FFR和IVUS如何指导精准医疗两大主题展开了讨论。吴栋梁教授指出,当FFR与造影剂数值不匹配时,他更多的会相信FFR的结果,但同时也会使用腔内影像学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查,找出原因所在。吴先军教授也谈到,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冠心病患者愈加年轻化,这些病人对支架手术往往是排斥的,此时就需要有设备来进行检查和评估,而IVUS与FFR的联合使用,通过优势互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这类患者带来最大程度的临床获益。


以临床需求为核心,打造FFR、IVUS场景结合的检查评估模式,不断丰富“精准医疗”理念内涵,践行“为生命创新”企业精神。波士顿科学FFR Comet I压力导丝经过数年潜心研发,技术突破而来,为满足临床医生不断提升的手术导丝需求而生,一款导丝兼备工作导丝与压力导丝双重性能,解锁更多元的IVUS、FFR应用方式,为广大冠心病医生提供了冠脉介入影像整体解决方案。

不断打破惯例,引领技术变革。相信未来随着波士顿科学通过与中国冠脉医生的合作,不断加深对我国冠脉介入技术创新需求洞察力,借助医工结合,波士顿科学还将会带来更升级的创新产品,助推我国精准医疗迈入新格局。
阅读数: 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