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 2022】Together for Heart:行业专家共赴DCB“心”征程,“淇”心之旅锦囊妙解临床应用

“Simple is better.”

2022年6月18日,“淇心之旅:药物球囊应用心征程”专题会议登陆国际介入治疗领域高水平学术盛会——第二十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22),国内知名专家携手,全面解读DCB专家共识、精析DCB锦囊妙策,在交流中推动DCB临床应用发展。目前,药物涂层球囊(DCB)不断获得国内外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元、更简便的治疗选择。

淇心趋势 | 全面深读药物球囊

▼▼▼

图片

学术会议第一部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贾海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陶凌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连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担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主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大胜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胡喜田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武刚教授共同讨论。(以上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领航风向标

陶凌:药物球囊国际专家共识及循证医学解读

图片

陶凌教授作为首位讲课嘉宾,从循证医学及共识的发展角度详述了DCB的发展历程、目前存在的挑战及对未来循证证据的展望和期待。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将DC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列为IA类推荐,为DCB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随后,BASKET-SMALL 2、DEBUT、REVELATION等经典临床研究为DCB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DCB的适应症随着试验和临床应用不断扩展。

2020年,DCB国际专家组发布第三次报告——《药物球囊治疗冠脉疾病》(以下简称2020《国际专家共识》)正式发布,明确指出DCB的造影适应症包括ISR、大/小血管、分叉病变De novo病变,合并糖尿病、高出血风险和ACS患者则可作为临床适应症。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目前依旧缺乏对比DCB和DES在新发、非小血管病变中治疗效果等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DCB领域仍存在很多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相信正在进行的CAGE FREE系列研究或将有力补充相关临床证据:

●  CAGE FREE I研究作为首个使用临床硬终点事件评价DCB治疗非复杂、新发病变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已在全国27个城市、43家中心完成入组,纳入2000余例患者,其结果有望提供单纯使用DCB策略对比药物洗脱支架在非复杂病变中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

●  CAGE FREE II旨在有力补充ACS患者应用DCB后双抗用药疗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CAGE FREE Registry研究聚焦真实世界中DCB的效果及DCB治疗最优预处理策略,通过大样本数据让广大术者在使用DCB时更有信心及证据。

绘制路线图

李牧蔚:药物球囊预处理及策略的选择

图片

对于DCB的使用来说,预处理的操作完整和良好是必须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李牧蔚教授指出,充分的预处理能够让DCB尽快达到病变并获得更大的有效管腔面积;2020《国际专家共识》中也提出DCB应用之前需同时满足残余狭窄≤30%、C型以下夹层、TIMI 3级血流。

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变,李牧蔚教授根据中心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不同的预处理建议,尤其是对于大血管病变预处理,使用切割或棘突球囊时,可采用“点式小压力+全程大压力”方式,先对狭窄较重的部位及病变两端进行小压力切割,从而使整体病变狭窄程度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一次扩张时组织受力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夹层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DCB释放成功率。

远眺前行路

金重赢:药物球囊植入前的影像及功能学评价

图片

精准PCI时代下功能学和影像学必不可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金重赢教授在分享中指出,在预处理中及整个手术过程中,如果能有生理学和腔内影像学的辅助与支持,可以获得更好的DCB治疗效果。

介入干预前,腔内影像学可以判断病变性质并测量管腔大小,指导预扩张策略和器械选择;对于预扩张效果不佳的病变,腔内影像学可以深入血管内探查无效预处理的潜在原因。此外,由于OCT和IVUS拥有强大的内膜/中膜区分能力,因此在评估预处理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介入干预前的生理学评价可以判断血管缺血情况,从而指导选择治疗策略。DCB治疗后,再次评估功能学状况同样意义非凡。研究已经证实,FFR>0.85是DCB处理后比较好的预后指标。

简而言之,在追求精准治疗效果的背景下,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可以提供更精准和丰富的信息,优化PCI策略;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的DCB可以减少永久支架植入,改善患者预后。

借他山之石,悟攻玉之道

对话领域专家,360°全解DCB应用疑问

图片

随后,在沈珠军教授主持下,与会嘉宾对DCB的发展及临床使用进行提问、分享和讨论。高大胜教授表示,DCB在解决冠脉狭窄的同时避免了金属异物植入,为后续治疗留下空间,对于临床应用来说具有重要价值。胡喜田教授发言,分支DCB+主支DES策略治疗真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这一策略易化了很多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武刚教授表示,DCB对于年龄轻,血管病变单纯,无合并复杂病变等患者的长期预后有益。

淇心应用,分享锦囊应用妙策

▼▼▼

在DCB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需要术者去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获得的经验无疑是最好的锦囊,多名专家结合临床真实病例及个人经验分享了DCB在不同病变中应用的妙策。

本环节由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温尚煜教授主持,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凤英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亮波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海初教授共同讨论。

察势者智也

蔡裕福:药物球囊在原位病变的策略与心得

图片

梅州市人民医院蔡裕福教授在分享中提及,PEPCAD I研究已经证实单纯DCB治疗小血管病变的效果优于DCB联合BMS。目前,DCB治疗原位小血管病变已经获得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对于大血管原位病变,2019年一项国际多中心、All-comers研究显示,DCB治疗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效果与小血管病变无差别。此外,国内三大中心开展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充分预处理后使用DCB治疗大血管原位病变前景良好。

随后,蔡裕福教授分享了两例使用DCB治疗原位病变的真实病例,其中第一例为前壁心梗患者,冠脉造影显示LAD近段闭塞,急诊PCI使用DCB处理后获得了满意的造影结果;第二例为NSTEMI患者,使用切割球囊充分预处理后同样选择了DCB处理。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分享显示了DCB治疗原位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站高以望远

张友良:药物球囊在分叉病变的策略与心得

图片

邢台市人民医院张友良教授指出,分叉病变仍是PCI领域常见且棘手的问题。COBIS-II研究显示,真性分叉病变边支闭塞风险高,应用双支架技术可能存在覆盖不全或贴壁不良的问题。DCB的出现对于分叉病变也是很好的助力,不论是DCB only策略或者是DCB+DES hybird策略都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2020《国际专家共识》指出,DCB既可以单独用于主支/边支血管治疗,也可以作为Provisional术式的有力补充。

张友良教授分享的第一例病例为Medina分型(1,1,1)的后三叉真性分叉病变,术者在RCA主支植入支架后PLA开口病变受累,遂使用2.0*10mm swide®淇济®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治疗PLA开口病变,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第二例则是累及对角支开口的LAD中段病变,术者在充分预处理后选择2.75*25mm  swide®淇济®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扩张LAD病变。在分叉病变中,DCB+DES hybrid策略和DCB only策略,都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斩浪启新程

汪克纯:药物球囊在复杂病变的策略与心得

图片

CTO、分叉、钙化、弥漫长病变,这些都是令PCI术者为之头疼的棘手病变,随着DCB适应症的扩张,DCB治疗复杂病变的效果也在不断探索中。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汪克纯教授分享了PEPCAD CTO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是DCB联合DES治疗CTO病变的首次尝试,为DCB+DES治疗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放眼临床,汪克纯教授分享的第一例病例为真性分叉病变,DES+DCB策略的应用减少了DES使用数量,为患者后续治疗留下了空间;第二例为重度钙化病变,使用小球囊充分预扩张后送入DCB,即刻手术效果满意;第三例急性心梗患者存在血栓性病变、弥漫长CTO病变,急诊PCI处理罪犯血管和择期PCI处理CTO病变时均选择了DCB,足以见DCB在不同类型的复杂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从操作精析,由病变深入

畅谈DCB使用策略与技巧

图片

最后,在温尚煜教授的主持下,参会专家对DCB实操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了讨论。

陈凤英教授指出,对分叉病变行主支DES+边支DCB治疗时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后扩张以及这一操作是否会对DCB的药物涂层造成影响值得我们思考,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陈亮波教授则表示,分叉病变现已成为DCB的重要造影适应症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叉病变,何时选择DCB only、何时选择主支DES+边支DCB的hybrid策略是每一位术者关心的。于海初教授针对汪克纯教授分享的病例发表了个人见解: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已经支持DCB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对于血栓负荷重的患者,DCB还是要谨慎选择。

循证为基 立足临床

Heart Trip with DCB

Together for Heart

▼▼▼

现如今,DCB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展,可以将一些复杂病变简单化,毫无疑问是介入术者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未来,DCB的相关探索还在继续,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将为DCB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循证证据支持,推动 “介入无植入”理念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内容为“严道医声”发布,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转载发布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阅读数: 1374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