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或在线上观看过阜外冠脉介入基础培训班的医生和学员们可能都知道,这个培训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单、朴素,但却很实用。就像一盘盘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常见的食材、普通的调料,没有太多的绚丽与浮夸,却最适合于每个的日常生活,让人觉得有滋有味。
每年培训班的举办时间都在6月下旬,地点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号楼的某间会议室内,窦克非教授和科室内多位资深心内科医生共同围坐在一个不大的方形桌边,透过线上直播的画面来看,甚至都显得有些局促。会议内容有讲课、也有手术演示,与常见的冠脉介入会议不同的是,他们不谈冠脉介入的前沿发展,也没有极其复杂的CTO PCI手术。
从整体来看,你似乎无法将培训班的规模与阜外医院“国家级心血管病中心”这样“高大上”定位画上等号,但当你走进这场培训班,细细感受,再配合培训班主席窦克非教授的解析,你能清晰地感受这场培训班的每一个细节、点点滴滴都充满了阜外精神中务实的气息,再深究其背后的现实内涵,你又能感受到培训班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肩上天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01
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需要打牢基础
为什么是冠脉?
为什么是基础培训?
虽然当时已临近采访尾声,窦克非教授却主动提及这两个问题。
从大方向来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膳食结构、运动习惯以及其他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且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均导致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愈发显著。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攀升、居高不下,且发病呈现愈发年轻化的趋势,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给社会经济带来日驱加剧的负担。
冠心病的诊疗主要有三大途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而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级别的医院在冠心病诊疗领域实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的介入治疗常常是初学者或基层医师需要过的一个“坎”。用窦克非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许多新的术者或基层医院的医生,常常会过一个坎,他们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问题,为病人造成风险,给国家医疗造成损失。”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这就要求广大心内科医生要打牢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基础,从细处着手,久久为功。
“培训”,一个词、两个字,落脚点在“训”,训练;出发点却在“培”,培养。
“医院常常有来自各地的医生前来进修,我们平时也会在网上和基层的同行们交流,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其实是有不明白的地方的。”事实是,问题是回答不完的,培训班要做的是培养医生求解问题的思维能力,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就引申到阜外医院作为国家级心血管病中心的职责所在。
窦克非教授指出,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反复强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顶天,二是立地。顶天,就是要求阜外医院的医生们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解决疑难复杂病例,为人所不为。立地,就是要立足基层,提高广大基层医院的诊疗意识和治疗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心血管病诊疗整体能力的提升。
“这就是阜外医院现在正在做的事,包括云南阜外、华中阜外、深圳阜外在内的几家分院以及与阜外医院合作的全国数百家医联体单位,有许多人和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基层救助水平,我们培训班的举办也是适应于国家对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工作要求。”
02
以问题为导向
办一场双向深度互动的培训会
了解了培训班举办的立意和初衷,我们就能很清晰地解构2022阜外冠脉介入基础培训班在日程设计上的巧思与细节。
同往届一样,今年的阜外冠脉介入基础培训班依旧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线下办会地点为北京阜外医院2号楼,会议为期2天,将于2022年6月29-30日如期举办。通过讲课中穿插PCI手术直播演示的培训方式,培训班29日、30日先后聚焦冠心病介入治疗基础、冠心病介入治疗进阶两大方向,将会带来多场主题鲜明的学术讲课和PCI手术直播。
“要把大家提出来比较常见的共性问题摆出来,以问题为导向去设置课程。”由此,可以从以下4个角度来看待本届培训班。
双机位手术直播+实时互动,精彩不间断
借助摄像机镜头的推拉摇移,去年培训班的手术直播过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一台PCI手术的全流程,包括穿刺、置管、进针等每一个操作细节,带来了更真实地培训感受。今年培训班在沿袭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手术直播形式,安排了两个机位用以展示北京阜外医院PCI手术操作流程,画面更丰富、直播内容也更全面。与此同时,手术直播过程中同步也安排了专家对手术操作流程进行全程讲解,在场专家也会实时关注直播页面的留言,邀请讲课嘉宾逐一进行解答。
基础与进阶并行
既然会议以“阜外冠脉介入基础培训班”为题,为何还要花半天的时间来探讨如何进阶?
窦克非教授解释,基础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给参会学员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进阶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增加参会学员们在之后临床工作中遇到相对复杂病例时的信心,让大家能更有底气去尝试处理一下这类病人;二是提醒学员们,遇到相对复杂的病例时,不要觉得不能做就很轻易把病人的后路断掉,而是要告知患者这类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并非无法医治。
“任何一个基础培训都需要设置一些相对来说入门级的进阶,并且我们设置的进阶课程也没有把最复杂的病例拿出来,只是希望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我们年底还会举办一个复杂PCI的培训课程。”
此外,还有部分学员对挑战高难度PCI手术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培训班需要关注到这部分人群。通过培训班的课程指导,为他们之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PCI手术效率做铺垫。
有介入、有药物,关注手术更关注患者的长期获益
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说,手术治疗仅是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PCI术后如何维护病人预后、在患者冠脉病变模棱两可的时候,究竟应如何做抉择、哪些病人该做手术,哪些病人不应该做手术、不做手术的患者日常应如何用药……这些都是新时代下心内科医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所以,在课程设计上窦克非教授特意安排了30日下午半天时间,用于讲解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直至今天,药物治疗仍是冠心病医生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千万不要做完PCI手术之后开通了患者闭塞血管,感觉良好,但没过多久血管再次发生狭窄,这和没做一样。”窦克非教授说,我们要明白PCI手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病人通过药物优化治疗就能改善症状,治愈疾病,这样花费较少且风险低,就应该通过药物治疗,这也是医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和应该做的事情。
以问题为导向,“一个萝卜一个坑”
结合既往培训班举办所积累的经验,本届培训班在讲题设计师上也充分吸纳了各地学员们的日常学习需求。
窦克非教授征集了广大培训学员们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或受到困扰的问题,同时,培训班还邀请了正在培训阶段的年轻医生带来讲课,现身说法,讲课内容更“接地气”。
“我也建议讲者们一定要提出亮眼的题目,说出来以后让大家知道你要讲啥,我能从里面得到啥,能解决我什么问题,所以今年出现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讲题。”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在专家邀请上均来自北京阜外医院,作为全球较大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每年开展了大量PCI手术,且手术成功率高。可以说,北京阜外医院的介入医生相对来说多稳定性高,风格基本接近一致,这就保证了医生在培训时提出的不同问题能得到相对一致的回答和见解,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不会因观点多元而带来新的困惑。此外,来自本院的专家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更方便,确保了讲课嘉宾们从头到尾全程参与培训讲课,更具连贯性。
“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关注本次培训班,我们真的不一样,它是接地气的,大家确实能在其中学习到许多干货。”
03
做该做的事
PCI要传承的精神是全力以赴
医生要守住底线,牢固你的底线,再挑战极限。
窦克非教授十分欣赏这句话,他认为,一台PCI手术真正的终点并非血管是否开通,而是病人的预后是否有了切实的改善,如果PCI手术后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改善,就说明这台手术是失败的,医生也是失败的。由此也塑造了窦克非教授团队始终秉承的PCI手术理念——做该做的手术。
“如果一台手术你应该做,既是它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也要去做,如果不该做,即使再能显示医生的技术,也不应该做。”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几千年前,圣人孔夫子的话中就已经蕴含了这一哲理,有着超过一个甲子时光沉淀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也在前辈们的熏陶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肩负着医者责任心的心血管医生,窦克非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也希望借助培训班将这份责任心传播开来,真正为患者造福。
“我们目前做的先把底线紧紧的树好,在这个基础上,让大家稳固提升,带动有这种愿望和有责任心的医院,一起共同提升临床工作能力,慢慢培养科研能力,把整个的基层医疗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去,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责任。”
在培训班一年一度成功开展的基础上,窦克非教授希望未来能践行泛血管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的融合,逐渐纳入脑血管、肾动脉、外周血管等,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此外,结合现阶段以及未来5G、AI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他也畅想着能借助远程医疗,实现北京阜外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远程互动,远程指导并转播优秀学员在当地医院开展复杂PCI手术。
每年培训班举办过后,不仅收获的超高点击量的回看率,同时窦克非教授也收到了来自各地学员不同形式的正向反馈,不少人因为透过培训班学到了正真的知识、实用的操作技巧,进而惠及广大患者。这让培训班具备了某种特殊的“力量”,不强烈,却绵远悠长,愈久弥香。
莫使此心为尘覆,烛照四方终可期。
这是窦克非教授的本心所在,
也是 “阜外冠脉介入基础培训班”一条贯穿始终的生命线,
更是培训班与广大冠脉介入医生贴地而行的一场深耕。
专家简介
窦克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