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
2022年7月15日,贵州航天医院心血管内科沈万贵、张羽坤专家团队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姜小飞教授团队的协助下,成功为一位Type 0型二叶瓣、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血管入路严重迂曲、低体重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鉴于患者情况复杂,手术极具挑战性,对术者及植入瓣膜均有较高要求。贵州航天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过术前评估,进行了细致的术前分析和反复讨论,制定适宜的手术策略,最终成功完成挑战,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信息
患者:男,75岁
临床症状:3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劳累、气促伴胸闷及阵发性呼吸困难。
临床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衰竭,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术前评估
心脏超声
Type 0型二叶瓣;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
二、三尖瓣中度反流;
心包腔微少量积液;
肺动脉高压;
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
主动脉瓣明显钙化,结构模糊,开放受限,关闭欠佳;
LVEF: 40%;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5.5 cm;
主动脉瓣瓣口峰值流速:5.1m/s;平均跨瓣压差:50mmHg;最大跨瓣压差:104mmHg。
CT测量
主动脉根部CT测量
瓣环平均直径:21.5mm;LOVT平均直径:19.8mm
左冠开口高度:13.5mm;右冠开口高度:12.7mm
主动脉瓣钙化分布情况
入路情况
血管入路严重迂曲
手术过程
术前讨论及策略制定
术前姜小飞教授组织讨论并总结归纳此病例特点:
该患者瓣膜为Type 0 型二叶瓣;
瓣叶增厚、轻度钙化,钙化主要分布于瓣叶及瓣叶交界;
瓣环周长为68.1mm,平均直径为21.5mm;
LVOT周长为69.0mm,平均直径为19.8mm;
瓣上环为4mm/6mm,预估可推开空间周长为67.1mm/67.6mm;
左、右冠脉开口均存在一定冠脉堵塞风险;
入路右侧分叉高度可、轻度迂曲,右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5.0mm。左侧分叉高,重度迂曲,左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6.0mm。
主动脉弓部角度虽不大,但伴有轻度升主动脉扩张的现象,不排除术中使用抓捕器跨瓣的可能。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手术团队制定术前策略:
右侧血管虽较为纤细,然左侧分叉高,且血管入路重度迂曲,拟以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
根据术前CT评估, 建议使用20mm球囊进行扩张,植入TAV24瓣膜。
术中操作
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团队指导手术实操
起搏心脏,预扩张主动脉瓣
球囊扩张
输送系统定位
瓣膜释放
珠海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张恒教授术中使用食道超声评估瓣膜形态、瓣膜植入深度、反流及瓣周漏情况
术后评估
术后超声:峰值流速1.06m/s,跨瓣压差6mmHg
瓣膜释放位置佳,释放后瓣膜工作正常,无明显瓣周漏及传导阻滞情况。患者的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的50mmHg改善至术后的6mmHg, 主动脉瓣瓣口峰值流速由术前的5.1m/s改善至术后的1.06m/s,患者获益明显。
经过1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操作,贵州航天医院心内科圆满完成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手术(TAVR),患者苏醒后顺利转入病房。
术后讨论
姜小飞教授提出,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经股动脉介入的TAVR手术,无需体外循环,无需进行开胸手术,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血情况,麻醉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优势明显。
贵州航天医院心内科开展TAVR手术,掌握了突破性的医疗新技术,这将为辖区内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患有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高龄人群扩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影响人类寿命和社会健康的重要疾病。据统计,该疾病发病率在75岁以上人群中达2.5%,在85岁以上人群中可达8%,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第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患者出现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2至3年,可见该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老年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指通过输送系统将人工辦膜送至主动脉瓣环的位置并释放、固定于主动脉瓣环,来代替患者发生病变的主动脉瓣。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AS患者而言,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无需输血、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有外科手术禁忌症或者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
专家信息
姜小飞
珠海市人民医院
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内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亚洲心脏病学会理事,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粤港澳大湾区心脏研究学会(澳门)理事,粤港澳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小儿心血管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脏康复联盟副主席,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LAmbre全球带教专家,德国布伦瑞克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波鸿鲁尔大学附属bergmannsheil医院访问学者。
沈万贵
贵州航天医院
贵州航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遵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心血管病分会常委,贵州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贵州省心血管病高血压组委员。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主攻临床冠心病学、介入心脏病学,擅长冠心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累计开展了心脏各类介入手术6000余例。主要从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基础、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应用与研究,曾在北京、上海、贵州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心脏病专科医院研修心脏病学,并取得国家卫计委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手术资质。
张羽坤
贵州航天医院
贵州航天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第三届委员,贵州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遵义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具备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及植入器械)国家级手术资质。曾先后至贵州省人民医院、国家心脏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习深造,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参加第二期黔医人才计划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掌握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参与各类心脏介入手术6000余例,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主持市级科研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