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2丨刘先宝:“弄”在实处 “潮”出前沿 打造务实创新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图片
图片

如果问,钱江潮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勇立潮头的弄潮儿。

千百年来,钱塘潮水奔流浩荡,从自然之潮到时代之潮,弄潮精神生生不息。

图片


2022年9月22日-25日,第十六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2)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再次“弄潮”而来。会议召开前夕,大会轮值秘书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介绍了会议的亮点和内涵,诠释了QICC踏浪而行的新时代精神。


传承和创新交织的学术平台

图片

今年的QICC一如既往,在惊涛拍岸中,“弄”在实处,“潮”出前沿。

“既有高大上的前沿内容,也有扎扎实实提高大家水平的专题讲座、病例分享、手术演示、培训工坊等,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刘先宝教授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特色和亮点。

干在实处,传承优势项目

立足心血管疾病全领域,沉淀经典内容。此次会议沿袭以往QICC中广受关注的经典版块:冠脉论坛探讨疑难病例的研习与经验策略的分享;基础与转化医学探讨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心衰论坛聚焦近年来与时俱进的指南更新解读;钱江菁英奖展现心血管学界优秀青年人才的科研风采;超声及影像专场兼顾初学人群和进阶人群的学习需求;此外还有临床研究专场、病例专场、胸痛论坛、冠脉功能影像、高血压论坛、电生理与起搏论坛等经典版块,百花齐放,紧衔前沿,让不同亚专科的参会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部分。

作为结构论坛、钱江论道等论坛的坛主,刘先宝教授主要介绍了这两个传统经典论坛的特色。

钱江论道作为每年都受大家欢迎的传统优势栏目,今年依然关注前沿领域,聚焦热点话题。精心挑选瓣膜、冠脉功能影像、ESC热点分析等十几个目前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邀请国内最顶级的专家参与论道,同时邀请领域内比较年轻的、活跃的骨干分子作为主持人,就热点问题进行45分钟的充分深入剖析,让受众以最直观的角度领会国内大咖高屋建瓴的观点。


结构论坛也是每年的经典栏目,今年结构论坛分为瓣膜性心脏病和瓣膜病例两个版块,不仅与瓣膜中心合作,针对初步开展的中心设置专题讲座和病例分享,还进一步关注前沿领域进展,如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二尖瓣、三尖瓣介入领域,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同时筛选有并发症或高难度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病例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不同层级的术者,都可以在病例交流中有所收获,也会选择10-20家国内外中心进行手术演示教学,展示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流程。


勇于创新,紧贴时代需求

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发展需求,今年的QICC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创新设置医工交叉论坛。医工交叉是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心血管疾病领域更是医工交叉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领域。刘先宝教授提到,为了让更多人融入到医工交叉的大环境中,论坛邀请医生、工程师、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讲述把原创性的思想、理念、概念等真正落地到产品的心路历程,进一步推动整个心血管疾病新的诊疗技术、理念、方法、器械的发展,以期最终能够更好地解决患者问题。


与更多国际学术组织深入合作。此次会议,与TCT、ESC等国际最顶尖的学术组织进行合作,设立TCT&QICC,ESC&QICC等联合论坛,以交流促视野,以合作促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


推动临床研究发展。临床研究论坛,今年从杂志主编层面、作者层面,为大家组织了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培训和经验分享。特别邀请JACC等相关杂志主编线上对话,指导如何开展临床研究、进行高效的投稿等;同时还组织了顶级杂志面对面环节,邀请在新英格兰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通过分享亲身经验,告诉年轻骨干如何进行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推动临床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献礼浙江省医学会90周年

今年恰逢浙江省医学会成立90周年,相关内容也会作为QICC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展示,以此献礼浙江省医学会90周年的春华秋实。


解读,Q、I、C、C的文化内涵

图片


钱塘潮涌,江海奔流,千年不息。

多变、澎湃、奔流不息的钱塘江,孕育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钱塘精神和开拓创新的钱塘文化,不断滋润着以钱塘为根繁育发展十六年的QICC。

钱江会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刘先宝教授用Q、I、C、C这四大宗旨,阐述了自己眼中的钱江会文化。

质量(Quality),是做每件事情都要讲究质量,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治需要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化。QICC的所有学术盛宴都秉持高水平的质量把控要求,为参会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

创新(Innovation),钱江会每一年都会融入创新元素,不仅大会形式在创新,大会内容在创新,同时整个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技术等也都在创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王建安书记的带领下,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种创新精神也成为钱江会的文化内核之一。

合作(Collaboration),“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整个浙江省心血管疾病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同行、医院、各个平台,甚至国外专家和顶级学术组织的帮助、支持和合作。QICC作为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汇集国内外重量级会议及嘉宾,整合所有优势力量,让心血管疾病诊疗更上一层楼,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培育(Cultivation),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心血管领域的未来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平台,培养出更多满腔热忱、专业技能过硬的心血管从业者,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不断增强为病人服务的能力。功在当下,利在未来。

如果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是新时代钱塘精神的代名词,那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这四个词语代表的就是钱江会16年来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以此为基,源源不断地为心血管领域输送着新鲜的活力。

传承,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奔腾”

图片


未来,永远属于年轻人。

青年才俊,也终究会成为医学发展中堪当时代大任的中流砥柱。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问到,中青年医生能够从QICC或者心血管前辈身上学习和弘扬哪些精神?  作为青年医生的代表,刘先宝教授的回答是:勤奋、拼搏、创新和情怀

是朝乾夕惕,争分夺秒把所有时间、精力献给心血管事业的勤奋;是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拼搏担当;是为更好地解决患者问题,不断把想法付诸实践的创新精神;更是给予青年术者施展的舞台和机会,支持全省甚至全国各个中心开展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毫无保留地进行指导培训的医者情怀。

这是刘先宝教授从自己的老师王建安书记身上所看到的,并一直激励自己前行的优秀品质。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远观未来,才能走得更快、行得更远;在前辈的耳濡目染下,在青年才俊传承和弘扬优秀精神中,QICC也愈发活力朝气,奔腾不息。

刘先宝教授最后强调,“今年的QICC是一次务实的大会,把内容设计好,真正能够吸引观众,让不同层面的参会人员都能有所收获,对未来的临床实践有所帮助,这样的会议才有意义。” 


又是一年潮涌时,弄潮十六载的QICC,流淌着智慧、勇气、热情和创造力,持续走在求新务实,弄潮逐浪的“风口浪尖”,为心血管事业的发展贡献泉涌般的新意和活力。

图片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802124106.png

刘先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中华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曾多次留学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协助学科和王建安教授在国内领先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指导欧洲、南美、亚太地区4个国家7大中心以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手术。主持国家86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阅读数: 2796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