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团队成功完成K-Clip®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首植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宋光远教授团队在多学科合作下,完成了汇禾医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创的三尖瓣环修复器械K-Clip®注册临床研究的首例植入。

病例简介

患者:74岁,女性。

现病史:患者4年来现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房颤史,曾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诊断为:全右心、左房增大,三尖瓣瓣环扩张,三尖瓣反流(重度),经药物治疗无效。

经心脏团队术前评估,外科手术高危,决定采用K-Clip®行经血管三尖瓣环修复术。

手术过程

颈静脉穿刺后,将K-Clip®输送系统送达右心房内。在超声医生指引下,对K-Clip®的输送系统进行调姿,将K-Clip®锚定件到位。

到位后,将K-Clip®夹持臂打开到最大,对目标瓣环位置进行夹合。判定三尖瓣反流减少程度满意后,解离夹合件,退出输送系统。

术后评估三尖瓣反流程度从重度反流(4+)下降为轻度(1+)反流,评估冠脉血流通畅,令人满意,即结束手术。整个手术在30分钟内完成。

术前超声

重度三尖瓣反流

术后超声

轻度三尖瓣反流

术后DSA

宋光远教授表示

三尖瓣曾经被人们称作“被遗忘的瓣膜”,但临床上非常多的患者饱受三尖瓣反流病症之痛苦。三尖瓣发生中、重度反流后,肺循环血流由于右心容量充足未受较大影响,但长期的血容量超负荷会导致体循环的瘀血,导致肝、肾、凝血功能障碍等,而且会形成TR-RV扩张-TR加重的恶性循环。一项最近的Meta分析显示,中度以上的三尖瓣反流患者相比正常或轻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死亡风险高出1倍(RR:1.68-2.20),而且与是否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和肺动脉压力的大小无关。

近期,全球学界对三尖瓣反流越来越重视,并主张早期干预,从曾经被人们遗忘的瓣膜成为了令人难忘的瓣膜。

K-Clip®的带来的最新介入缩环手术方案,给广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们带来新的希望!

专家简介

宋光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博士生导师,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专家委员会秘书,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结构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秘书长,亚洲心脏病瓣膜病学会中国分会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预防治疗分会“冠心病防治学组”委员,世界中联专业委员会心血管介入协会 委员,中国结构周核心工作组秘书长,亚太结构心脏会议(AP-CASH)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大会(CHC)日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CIT)工作组/主席团委员,欧洲介入心脏病年会(EUR-PCR)主席团成员,德国结构和先天性心脏病年会(CSI)主席团成员,美国介入心脏病年会(TCT)主席团成员,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复杂冠心病介入介入导师,复杂冠脉CTO介入治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ADR)认证术者,全球TAVR(启明、微创、爱德华等)带教专家,全球LAAC(波士顿科学等)带教专家。

专业擅长:主动脉瓣狭窄、二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术,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阅读数: 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