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连复杂介入高峰论坛(CTO BCT手术演示学术会议)成功召开:探索公立医院和民营企业合作新模式 助力心血管诊疗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27日,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大连复杂介入高峰论坛(CTO BCT手术演示学术会议)在水天一色的大连,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与一众“CTO老伙计”专家团队成员一起,围绕CTO这座冠脉介入领域“最后的堡垒”,联袂进行手术演示与点评,全天候的手术演示,截至目前吸引了2.3万人次在线观看!

把握当下话未来

▼▼▼

葛均波院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任萍书记以及东软医疗董事长、东软健康董事长刘积仁先生出席了开幕仪式并发表致辞,大会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赵昕教授全程主持开幕仪式。大连市友谊医院林海龙院长、李永旺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旭晨教授、王俊杰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丁彦春教授、张昌琳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郑晓群教授,大连旅顺口区人民医院王畏副院长等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葛均波院士:携手共进,助力心血管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葛均波院士首先表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最近公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提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达3.3亿人,对家庭、社会、国家来说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也为广大患者带来痛苦,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针对如何遏制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的上升趋势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此次会议聚焦复杂冠脉的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是“CTO老伙计”团队的专长,此次会议也是“CTO老伙计”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期待今天的手术演示都能顺利完成,也期待未来将多种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囊括其中。

任萍书记:医工结合,探索联合办医新模式

任萍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在大连医科大学和东软集团全面开展战略合作的背景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优势互补,以委托管理的形式运营管理心血管病医院,探索大型公立医院和民营企业合作办医的新模式,实践出一条医工结合、学科交叉、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大医二院心血管病医院在今年1月份如期开业,目前各项指标均向好的方向蓬勃发展。

任萍书记特别提到,葛均波院士团队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心脏病诊治史上全国多个“首例”,并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式成果,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次会议由葛均波院士团队领衔通过线上、线下手术演示+点评的方式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专业平台,让学科从业者领略院士团队风采、感受介入手术的魅力,带来强心促学的活力。

大连医科大学赵杰校长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志宇院长向葛均波院士颁发聘书(聘期三年),相信必将极大提升大连地区心血管病的诊治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刘积仁先生:精进笃行,打造医疗系统信息化平台

刘积仁先生提到,葛均波院士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位学者,不仅医术高明,其带领的团队为青年医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机会与平台,不断地将自己在科研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分享、普及给同道,这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一位中国顶级学者所承担的促进中国医疗质量改革变革的使命。东软集团旨在打造医疗系统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医疗赋能,在东软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内30%的医疗结构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建造的大型医疗设备销售至全世界110余个国家。所以此次会议不仅仅是进行手术观摩,更期待术中使用东软制造的DSA等装备的过程中葛均波院士以及专家们能够给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最后,期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能够成为平台化的医院,以开放的姿态吸纳、整合资源,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手术演示

顶尖术者联袂演示 高难度手术云端呈现

▼▼▼

“只有实战,才能快速提高能力。”

赵昕教授提到,此次会议没有安排学术讲座环节,整整一天的时间全部留给手术演示,力争让术者和讨论嘉宾有更多的集中操作时间、更充分的手术讨论时间,展示更精细的手术操作细节,详解手术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让所有参会者通过领略“高手”的操作过程,提升自己的能力,对CTO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葛均波院士带领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浩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孙飞教授首先演示了一例既往三次PCI失败的前降支和右冠完全闭塞伴重度钙化的82岁高龄高难度CTO病例,拉开了一整天手术演示的帷幕。

葛均波院士表示,考虑该病例前降支存在严重钙化伴弥漫病变,开口不清,血管迂曲且较细,间隔支存在狭窄,若采用逆向策略则缺血风险较高,拟优先尝试正向开通右冠病变。葛均波院士在微导管支撑下升级右冠导丝,导丝前进阻力较大,决定转换策略,先行球囊扩张间隔支,然后顺利采用逆向策略成功开通右冠。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涛教授团队演示了一例既往尝试开通失败的前降支闭塞伴心功能减低的CTO病例,胡涛教授在微导管支撑下非常顺利地正向开通LAD病变,在IVUS指导下完成PCI治疗。紧接着,胡涛教授带领团队又演示了一例回旋支近段及右冠中段完全闭塞的双CTO病变,胡涛教授造影后充分评估病变,直接采用逆向策略,借助前降支的侧支血管以逆向结合正向的方式顺利开通右冠闭塞段。后续,胡涛教授还进行了一例使用双腔微导管使用平行导丝技术开通前降支闭塞段的CTO病例,都顺利完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聂斌教授团队演示了一例右冠闭塞伴心功能减低的病变,双侧造影后术者首先尝试采用正向策略开通右冠,微导管支撑下升级导丝不断尝试,考虑导丝直接通过病变难度较大,决定采用ADR技术,借助Knuckle技术通过闭塞病变到达右冠远段,IVUS确认导丝位置后,成功开通血管。聂斌教授随后又演示了一例使用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成功治疗前降支闭塞伴重度钙化病变的病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金叔宣教授团队演示了一例右冠和回旋支远段闭塞的CTO病例,术者双侧造影后决定采用正向策略,使用Fielder XT-A、Gaia third导丝顺利开通右冠闭塞血管。金叔宣教授团队还演示了一例直接采用逆向策略开通右冠近段CTO病变的32岁年轻病例。

扬帆起航

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

从实例出发,直观感受介入术者的风采,术中实时讨论,拆解操作难点,一天的手术演示带给所有参会者的是从策略、技巧、器械的全方位的“实战”技巧,呈现了一场极具临床教育意义的饕餮盛宴。

赵昕教授最后表示,随着国内老龄化的加剧,CTO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占比将不断增加,中国心血管介入医师将面临越来越多、治疗难度越来越高的复杂病变。东北地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大连又是长寿之乡,瓣膜疾病肯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所有介入术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对大连地区的心血管介入术者,尤其对年轻的心血管介入术者技术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以此为起点,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提高大连地区甚至整个东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水平,为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添砖加瓦,也相信明年的会议内容和形式会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数: 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