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作为第十二届国际长白山介入论坛的会前会,也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系列培训课程的第一期--北吉光精心讲堂如期举行。本次培训邀请到了多位国内知名的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大咖参与,进行了5个专题讲座和3例手术转播,为广大心血管介入医生带来冠脉精准介入的盛宴。
患者为70岁高龄女性,心绞痛频繁,影响生活质量。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三支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前降支存在明显钙化。
刘斌教授对患者病情、病变进行充分评估后,决定先期处理无明显钙化的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严重狭窄病变。本次拟应用OCT对前降支严重狭窄及钙化病变进行充分评估,进而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经OCT检查显示前降支中段至开口弥漫病变,最窄处位于造影显示狭窄最重的近段,最小管腔面积1.74mm²,但难点位于前降支中段转折处,存在较大的钙化结节突入管腔,是造成支架术后膨胀不全,进而导致支架内血栓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往针对钙化结节的主要处理措施是旋磨,然而效果也不尽理想。刘斌教授结合患者OCT结果,决定应用shockwave冲击波球囊对OCT显示钙化结节处以及近中段严重钙化病变处行预处理,自中段至近段 3个循环(30个脉冲)的冲击波球囊处理后(钙化结节处仅1个循环),经OCT证实钙化结节基底部2侧均出现裂隙,提示支架后可获得良好的支架膨胀。而后应用后扩张球囊进行充分后扩张后自中段至近段植入1枚支架,前降支开口处应用药物球囊进行扩张,术后OCT显示支架膨胀良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箭头处所示为X线透视下冠脉钙化影
应用造影OCT融合技术显示在前降支中段转折处可见1处较大的钙化结节突入管腔(红色方框所示),经IVL处理后可见钙化结节基底处两侧均出现断裂(白色箭头所示)。
OCT显示钙化结节处支架膨胀率达到89%(箭头所示为钙化结节处)
严重钙化因其病变特点,是导致冠脉介入治疗失败和(或)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点。冠脉血管内冲击波球囊技术的出现为冠脉钙化病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预处理工具,前期研究结果也显示其对钙化结节的作用。通过本例手术进一步验证的其对钙化结节的预处理效果。相信随着冲击波球囊在国内的应用,定会造福更多的冠心病患者。
专家简介
刘斌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组长,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脏病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会员(FSCAI),APHA亚太心脏协会成员,亚太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组主席团成员,《ESC Cardiovascular中文版》副主编等多个学术职务。内科学统编教材编委,曾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留学加拿大。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聘为韩国全南大学客座教授。2019年荣获“吉林省医德标兵”荣誉称号。发表SCI收录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