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CF2022首盘告捷 “术”写精彩|手术演示圆满收官!连续三天 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NWCF2022|西北心血管病护理论坛暨全国心血管重症护理核心能力培训班

介入高手在线演示,特色技术云端呈现。

2022年8月29-31日,第七届西北心血管病论坛(NWCF2022)暨第三届心血管创新与转化沙龙前三天,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联合全国13家大中心,开展全线上的手术直播活动,以连续三个半天的手术演示,拉开了此次会议的序幕。

3天、10地、13家中心、超20位术者

“实战”云端,联袂献技

上演了一场手术演示的顶级盛宴

为期三个半天的手术演示,分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TAVR、左心耳封堵等)、复杂冠脉介入(CTO、钙化病变等)、起搏与电生理三大专场,包涵TAVR、左心耳封堵、ADR技术、AGT技术、无导线起搏、高效消融等最新介入技术,导管室与线上专家实时互动,深入分析手术策略和步骤,引导线上观众更好掌握手术技巧,病例精彩,看点丰富,吸引了超万人次云享盛宴!

DAY1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中国结构周@NWCF2022)

步步为营,贯通生命通道

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8月29日,手术演示第一天,NWCF联合中国结构周,设置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场,聚焦TAVR和左心耳封堵两大热门技术开展手术直播,展示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刘雄涛教授、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曾杰教授带来左心耳封堵最新进展及手术演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带领团队王翅遥教授、马文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李捷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龙岩教授,进行了高难度TAVR技术的手术演示及病例分享。

左心耳封堵术,是慢性房颤患者预防卒中以及出血高风险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之一。8月29日下午13:00整,刘雄涛教授率先带来了一例全麻下一站式房颤射频消融+LAAC联合术式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正式开启了本届会议“实战”云端的学术盛宴。随后,曾杰教授分享了一例植入起搏器后的高难度左心耳封堵手术。与会专家就一站式及起搏器联合LAAC治疗的要点和难点进行充分讨论,两例手术的完美呈现,为之后活动的顺利进行注下了一剂强心剂,也让在线术者对左心耳的了解更加充分和成熟。

TAVR手术演示环节,李妍教授首先带来了一例惊心动魄的高龄77岁主动脉瓣重度钙化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的病例。该患者2年前做了PCI术及左心耳封堵术,此次复查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在进行充分评估和手术讨论后,李妍教授选择首先DCB处理前降支再狭窄后,再行一站式TAVR术,术中就瓣架释放定位及技巧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在预期的零位释放,无瓣周漏,跨瓣压差从术前62mmHg降至7mmHg,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张龙岩教授紧随其后,通过一例瓣膜反流为主的病例分享了亚洲心脏病中心的独特经验,通过大球囊预扩解决了问题,成功行TAVR手术。

罗建方教授和李捷教授首次应用一款全新国产短瓣架自彭式瓣膜,成功进行了一例融合型二叶主动脉瓣手术,与会专家就新型国产瓣膜的特点及植入技巧进行热烈讨论,将本场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在马文帅教授带来的一例重度钙化Type1型二叶瓣合并室间隔膜部瘤TAVR的病例分享中,第一天的手术演示获得圆满成功。

此外,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在手术演示中,穿插进行了《塞式左心耳封堵器在临床中的应用》的讲课,通过列举病例和循证医学证据,全面展现了目前左心耳封堵的现状和未来。

DAY2

冠脉CTO病变

临危不乱敢挑战,高效开通技艺高

CTO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让CTO更加合理和优质的进行,为患者谋求更大获益,是CTO术者新的目标和追求。所以,术者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取长补短,非常有必要。

8月30日,冠脉CTO专场,邀请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和李子琪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张东伟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磊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林教授以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成祥教授分别进行手术演示。涵盖冠脉介入的各种术式,正向、逆向、ADR技术的灵活转换,行云流水的操作过程,让人大呼过瘾。

荆全民教授和李子琪教授首先带来既往失败的LAD-CTO一例,患者回旋支近段严重狭窄,前降支、回旋支钙化严重,在充分分析上次失败的原因后,荆全民教授带领团队优先处理回旋支,随后进行前降支闭塞病变的处理,当导丝无法顺利进入真腔时果断采用ADR技术高效开通病变。

窦克非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一例RCA-CTO开通失败病例(正向/逆向均尝试),为右冠长段CTO,远端终止于后三叉处的高难度病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操作过程,在体现阜外医院规范化带教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更体现了CTO术者高效的理念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让所有参会者受益匪浅。

之后,唐都医院张东伟教授展示一例前降支CTO,既往造影提示闭塞入口不清,借助正逆向双侧造影,仔细分析蛛丝马迹,结合对角支IVUS影像判断前降支入口,巧妙地开通了前降支闭塞病变。

汝磊生教授带领团队接连进行了两例高难度前降支CTO,分别通过ADR高效开通和正向导丝成功开通。汝磊生教授术后表示,CTO是病人刚需,年轻CTO术者要有信仰、有坚持,要在给病人带来获益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赵林教授也带来了LAD-CTO和RCA-CTO两例病例,远端血管床弥漫病变且合并分支。不具备ADR的条件,均通过高效的正逆向联合R-CART技术获得成功。

李成祥教授首先带来了一例高危的双支闭塞病例,LAD入口坚硬,采用CP12正向先突破,后在pilot200导丝艰难前行,再更换CP12启动wire-based ADR,非常高效地开通了病变。第二例为RCA迂曲钙化CTO,难度极大,逆向条件不理想,无法顺利通过,又改为正向,反复调整位置,最终ADR成功。

DAY3

三维消融及无导线起搏

有条不紊,展现术者风采

8月31日,手术直播第三天依然“战味十足”,聚焦三维消融及无导线起搏开展“实战”。

三维消融手术转播专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易甫教授首先进行了《持续性房颤低电压研究进展》的主题讲座,翻开了此专场的篇章。

当前,持续性房颤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易甫教授对低电压区特别是持续性房颤情况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尽的报告,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对LVZ改良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展望,并提出,低电压区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龙德勇教授和王伟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彬教授分别带来了持续性房颤的三维射频消融手术演示病例两例。“两圈三线2C3L术式”、线性消融、ICE指导房间隔穿刺、血压标测等消融策略和消融技巧的讨论,贯穿手术全程。

无导线起搏器手术转播专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汤宝鹏教授表示,感谢大会邀请,此次到会的主持嘉宾及讨论嘉宾,在无导线起搏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在专家的点评下能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启迪,推动新技术的发展。

随后进行的手术演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楚轶教授成功开展了一例年轻患者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病例,与会专家讨论异常热烈,就无导线起搏器对此患者的获益,植入技巧及手法展开充分讨论。

贾绍斌教授无导线起搏病例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疆华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贾绍斌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郭万刚教授分别带来三例手术病例的展示,均从穿刺技巧、导丝植入、起搏器定位及释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展示了高超的技能。

最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小临教授从术前患者禁忌症甄别讲起,对静脉通路建立故障排除、放置定位Micra时的故障排除、Micra的释放故障排除、放置Micra时电学参数不达标的故障排除、Micra牵拉试验故障排除、移除栓绳故障排除等方面,全面介绍分享了自己对无导线起搏器术中故障排除的建议和方法,在极具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度的思考和启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实战,永远是提升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此次手术演示环节,各中心专家团队带来近20例具有教育意义的病例,线上专家在“实战”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对手术难点和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解读,多维度展现了介入手术的魅力和介入术者的风采,切实提高了与会者各项技术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期待更多年轻术者从中获益,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应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患者。

精彩的手术演示有终点,但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求技艺提升的脚步永不停歇。

NWCF2022精彩进行中,未来三天是更加精彩的大咖授课,敬请持续关注……

线上讨论欢乐多,精彩花絮一睹为快:

扫码进入

会议微官网

扫码进入

大会直播

阅读数: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