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TAVR创新技术规范化培训(第三期)活动圆满举办:质量与创新并举,赋能TAVR技术规范化发展

介入及影像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瓣膜性心脏病的干预方式持续发生改变,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催化了我国TAVR技术飞速发展。然而,无论何时,质量都是支撑一项诊疗手段真正造福更多患者的基石。如何让TAVR又好又快发展也是每一位深处其中的心血管人需要用行动来书写的“命题作文”。

2021年,国家先心病质控中心和原经外科途径介入质控中心合并成立了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以质量为先,深入开展质控培训与医疗质量改善行动共同促进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规范及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2022年8月26日,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北京健康促进会联合举办开展的“TAVR创新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第三期活动采用全程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知名心内、外科专家齐聚云端,依托Evolut PRO瓣膜创新植入为主题,搭配相关主旨演讲及手术演示,通过手术经验的相互交流共同规范Evolut PRO植入操作。

TAVR势不可挡 与时俱进向未来

▼▼▼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顺势而为方能与学术前沿接轨。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来永强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立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苏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马量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姜楠教授,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陆方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谢涌泉教授等参会嘉宾们在致辞中结合TAVR技术的发展趋势及Evolut PRO瓣膜的创新特点,阐述了本期活动的特殊意义。

几位专家均指出,随着TAVR手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逐渐成为除SAVR外瓣膜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学习和掌握TAVR技术已然成为心血管医生适应新时代诊疗需求变化的必经之路。而在TAVR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美敦力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牵头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为TAVR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及自膨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Evolut PRO作为美敦力自膨式系列瓣膜中历经三代创新而来的最新款瓣膜,在设计工艺、输送系统、释放特点等方面带来了重要创新。了解Evolut PRO也是心血管医生优化临床实践,提升手术技能的重要体现之一

本期活动有学术分享,也有实战经验,希望能借此进一步加深参会专家们对Evolut PRO的了解,掌握其临床优势与特点,从而能在之后为患者提供更丰富、更合适的瓣膜,带来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层层递进 详解TAVR手术实践技巧

▼▼▼

立足活动主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谢涌泉教授,台北振兴医院殷伟贤教授、李永在教授先后带来三场主题鲜明的主旨演讲,从不同角度着手,分享不同医院、不同医生TAVR经验的同时,阐明了Evolut PRO瓣膜的植入特点。

TAVR循证指南与临床实践

谢涌泉教授开宗明义,系统阐述了因TAVR技术的循证指南与临床实践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质控中心在其中需要发挥的职责。他指出,循证的积累和指南的更新推动了TAVR手术适应证的拓宽。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医生积极拥抱变化,开始深度掌握TAVR。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适应证拓宽,外科医生可以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上给予更客观的意见,但TAVR临床实践仍需不断优化。机会与挑战并存,国家质控中心责无旁贷,加强培训旨在通过组织各省质控中心主管单位开展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推广TAVR技术,收集真实世界数据。借助质控中心规范化培训,最后不断提升医生综合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能力。

TAVR术后冠脉介入治疗的技巧

TAVR术后PCI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和热点话题,手术难度与患者主动脉瓣解剖结构,所植入瓣膜器械结构相关。殷伟贤教授则以此为视角,分享了几点要素。他指出,裙边与瓣膜的高度是决定TAVR术后PCI入路的决定要素、瓣膜腰身处的镂空越大,这些均为临床医生所熟知的影响TAVR术后PCI的常见因素。而对于Evolut PRO瓣膜而言,运用Cusp Overlap技术所植入的瓣膜位置相对较高,然而对于一些冠脉开口位置较低的患者,此时的植入深度应该更深一些方能为TAVR术后PCI预留入口。此外,若使用Evolut PRO瓣膜时遇到瓣膜联合的情况时,可应用Commissural Alignment策略精准对位。

Evolut PRO的植入技巧-无张力释放

早期为减少瓣膜植入时发生移位,术者不得不在瓣膜释放时将超硬导丝顶住心尖,但有时过于有力则会出现导丝戳破心尖的情况。另外,输送系统在送入主动脉根部后,往往会随着超硬导丝贴向大弯侧,即右无冠窦接缝的位置,瓣膜释放后会先贴合到右无冠窦侧,也因为术者无法较好的预估瓣膜在左冠窦处的深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改良,随着Cusp Overlap标准植入法的应用,李永在教授结合中心多年手术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Tension Free的瓣膜释放方法(无张力释放)。建议术者在术中将超硬导丝位置稍微上提,使得瓣膜稍微贴近左冠窦,让瓣膜在升主相对居中的位置去释放,就会均匀的在三瓣窦沉降。同时在释放的最后阶段,也会有瓣膜左右高低不一致的情况。若此时瓣膜靠近大弯侧,则需要稍微回拉输送鞘,让瓣膜在中间释放,若靠近小弯侧,则需要往前推送一点输送器,避免瓣膜释放后弹跳幅度过大。总之,在瓣膜释放的最后20%,李永在教授所在中心更偏向在Co-planar view(三窦共平面视角)释放,这样可以看到主动脉瓣弓和输送器造成的张力问题,释放一点点张力后瓣膜释放后不会轻易弹跳,Tension Free技术也可以较好的预测瓣膜释放后的位置。

实战分享 复盘Evolut PRO创新植入案例

▼▼▼

除主旨演讲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欧阳文斌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伟栋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赵元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付博教授同步也采用“专题解析+Evolut PRO录播病例”的方式分享了Evolut PRO规范化植入的经验总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依托手术实战病例的直观展示,张海波教授分析了瓣膜耐久性在外科选瓣中的重要性,欧阳文斌教授强调了运用Cusp Overlap标准化植入方式在TAVR手术精准操作中发挥的作用,李伟栋教授对低风险二叶瓣患者手术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对比梳理,赵元教授与在场专家共同分析复盘了一例冠脉高风险TAVR手术病例,付博教授讲解了综合全面的系统为患者带来的最大获益。

参会嘉宾在复盘与讨论过程中同步分享了Evolut PRO植入体验,认为Evolut PRO有着较高的柔顺性,瓣膜的瓣架设计在保证瓣膜整体顺应性的同时,又强化了瓣架径向支撑力,充分增加了手术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最后,再搭配Cusp Overlap标准植入步骤,能让瓣膜定位更加精准。

生而不凡,美力相瓣。这是TAVR技术持续更新的时代,也是我国主动脉瓣器械百花齐放的阶段。循证的积累和指南的改写为TAVR技术的发展与器械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底座,与此同时,有质有量的规范操作是TAVR在未来更广范围内应用于更多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重要前提。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发起的TAVR创新技术规范化培训,联合心内、外科医生通过线上理论学习、手术直播、手术录播+理论解析相结合等方式,传播TAVR技术规范化操作理念,加速心内、外科医生交流互补的同时,为正在拥抱TAVR技术的心血管医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随着项目之后的深入开展,其也必将书写TAVR及其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的“美力”篇章。

阅读数: 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