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惠明、刘健教授团队成功应用国产经股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治疗1例A3及交界脱垂二尖瓣重度反流的患者,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超声提示夹合器植入稳定、组织桥良好,出院超声未见残余反流。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情况:老年男性,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持续数分钟后缓解,之后症状反复出现,未予重视;近2月症状加重,遂至我院心外科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反流,主动脉退行性变,三尖瓣轻度反流。经外科专家评估该患者手术风险高,且患者希望采用介入微创治疗。入院诊断: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反流,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术前评估
二尖瓣病变Carpentier II型,DMR,二尖瓣A3及内交界瓣叶脱垂,心脏扩大,病变部位靠内侧,连枷间隙约8mm,瓣口面积5cm²,3区前叶长17mm,后叶长10mm。MR4+,反流束来自于3区,呈偏心性,指向1区,沿后叶走行;VC6.3 mm。PGmean 1mmHg。房间隔穿刺空间约4.5cm。
术前TEE 3D COLOR
术前TEE XPLANE COLOR
手术过程
手术于全麻下进行,采用股静脉房间隔途径,房间隔穿刺在靠下靠后位置,4Ch切面确认高度合适后,放置Superstiff至左上肺静脉,之后置入外径22F导管鞘及夹合器输送系统,在TEE引导下,将1枚长宽型号的夹合器顺利植入到二尖瓣A3/P3区,夹合器位置稳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微少量残余分流,整体反流量改善2级以上,肺静脉多普勒波形由反向恢复正常。多切面证实夹合组织充分,遂移除器械输送系统,缝合静脉切口,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最终,本例手术在郭惠明教授、刘健教授及团队成员郭海江、谢年谨、刘方舟,以及超声科费洪文、朱伟,麻醉科柴云飞、曹忠明等的通力协作下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随访
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于第5日出院,出院时心功能降为2级,复查超声二尖瓣可见夹合器影,未观察到明显反流,跨二尖瓣平均压差2mmHg。
出院前TTE(4ch)
二尖瓣病变是发病率最高、介入治疗难度最大的瓣膜疾病。据欧美流行病学显示,真实世界二尖瓣疾病治疗率不足5%,其主要由于较高的传统外科手术风险所致。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二尖瓣病变潜在患者人数逾千万,治疗缺口极大。同时,由退行性(DMR)及功能性(FMR)二尖瓣关闭不全构成的复杂二尖瓣反流疾病谱,也大大增加了该类瓣膜病变的治疗难度。介入二尖瓣诊疗器械的研发已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的热点及难点,而目前唯一成熟介入二尖瓣技术便是经股静脉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其已被包括FDA,CE,NMPA批准用于包括DMR及FMR的全二尖瓣疾病谱病变。随着本次郭惠明、刘健教授团队运用国产器械,挑战高难度手术并取得圆满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造福越来越多的国内二尖瓣反流患者。
专家简介
郭惠明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副主任,微创专业组、冠心病外科、房颤外科三学科带头人。担任AATS、ISMICS会员,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AAHVD)中国分会常委,国家心血管病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和微创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房颤动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常委等。
荣获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好医师奖”之“原金刀奖”,2016-2017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微创心脏外科专业第一名,2018年国家名医盛典《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刘健
广东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及冠心病外科手术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Heart Center, Linkoping University Hospital,Sweden、Deutsches Herzzentrum Berlin (DHZB)访问学者。专业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擅长微创小切口、完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及经导管介入瓣膜手术。是国内极少数同时掌握经皮介入手术、全腔镜手术、各类小切口及常规开胸心脏手术的复合型微创心血管病专家。为患者提供从微创小切口到全腔镜再到经导管介入的个体化微创治疗方案。
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房颤动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瓣膜病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会员(MemberofISMICS),广东省人民医院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青年编委,《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